芋頭細菌性軟腐病(Bacterial soft rot)
(一)病原菌:Erwinia carotovora subsp. carotovora Bergey et al.
(二)病徵:
本病病原菌棲息土壤中或病株組織內,一旦植株存在病菌,其增殖頗迅速,可經由傷口如蟲孔、機械傷口或生長時產生之小裂口等侵入其它植物,但首要條件為高溫、高溼才會造成感染。最初在組織上出現水浸狀小斑點,然後被害組織加深、加寬、開始軟化變色、褐化。溫度在30℃以上時,病斑進展加快,進而軟腐,產生惡臭,整株枯黃、枯萎。。
(三)易發生環境:
本病與氣候、土壤中病原數、濕度有密切關係,依田間發病調查結果顯示,秋植罹病程度比春植嚴重,旱式栽培管理比水田式栽培管理輕微,多施氮肥田有增加趨勢。
(四)防治方法:
1、實施水、旱田輪作,氮肥管理監控等預防措施。
2、選用抗病品種(高雄一號)
3、注意蘗芽摘除時之傷口,避免機械傷害
4、避免雨天採收與留種,增加病菌侵入塊莖的機會。
5、實施水旱田輪作。
6、鈣是植物細胞壁中的主要成分,施鈣肥可強化植物細胞壁,增強抗病性,進而抵抗病原菌的侵害。
7、保護製劑防治:枯草桿菌、鏈黴素。
加入Facebook『台灣農業百科』粉絲團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