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莓果疫病亦稱果腐病(Fruit rot or leather rot of strawberry)
(一)病原菌:Phytophthora cactorum.and P. citrophthora.
(二)病徵:
危害花、果柄、幼果、成熟果。花及果柄受感染後褐化腐爛,幼果受感染後,罹病部位轉為黑褐色,最後果粒乾枯硬若皮革。成熟果受害部位呈白化水浸狀,病斑擴大,如開水燙傷狀。多雨季節容易發生,農友稱為”水傷”。3~4月春雨來臨後,發病率顯著提高。病原菌隨雨水及灌溉水傳播危害造成果實感染。
(三)易發生環境:
本病主要發生於3月~5月間,若此段時間遇高溫連續陰雨時,則往往造成嚴重損失。一般於3~4月間溫度升高及下雨時極易發生。
(四)防治方法:
1、挖除病株、摘除病葉、病莖集中燒毀。
2、採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,避免果實直接接觸潮濕土壤。
3、保護製劑防治:枯草桿菌、亞磷酸氫氧化鉀合劑、波爾多液
加入Facebook『台灣農業百科』粉絲團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