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pr:class='"loading" + data:blog.mobileClass'>

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

草莓蟲害-二點葉蟎(two-spotted spider mite)


草莓蟲害-二點葉蟎(two-spotted spider mite)

(一)分類:絨蟎目-葉蹣科
學名:Tetranychus urticae
俗名:青蜘蛛、白蜘蛛

(二)形態特徵:



  • 卵:球形,初產卵之殼尚軟,略呈混濁之灰白色,卵殼隨即硬化,光澤晶瑩,漸呈半透明狀,卵內胚胎發育近完熟時,可呈兩紅色眼點,卵色漸經黃色而轉橙紅色。
  • 幼蟎:足三對,初孵化時體呈淡紅色,取食後隨即轉變為綠色,漸由淡綠色而至深綠色。體背兩側各具一深色斑點。
  • 前若蟎:具四對足,體背兩側各具一深色斑點。較幼蟎體大,此期無法區分性別。
  • 後若蟎:具四對足,體背兩側各具一深色斑點。軀體較前若蟎為大,此期個體與成蟎相近似,僅在大小及生殖器上可區分。雌雄個體能加以分辨,雌性個體呈橢圓形;雄性個體呈盾形,前寬而後窄。
  • 靜止期:包括若蛹、後蛹及終蛹三靜止期。其中若蛹靜止期乃自三對足之幼蟎轉變為四對足之前若蟎之時期。各靜止期之初期皆呈綠色,隨即逐漸轉變為黃綠色。前二對足向前伸,末端向下彎曲;後一(或二)對足則向後直伸。脫皮時,外皮自前中胴體部與後胴體部之間橫裂,先後退蛻前半身,然後身體向前蠕動,使後半身脫出。
  • 成蟎期:初脫出之雌性成蟎體呈淡綠色,體背左右兩側各具一大形深色斑點。體色有逐漸加深現象,可由綠色變為墨綠色,至死亡時變為黑色。初蛻出時身體較小,後隨身體逐漸壯大,大小可達初期的1.5倍,但至產卵後期,身體又趨瘦小。
(三)生活習性:
成、若蟎聚集葉片為害,受害葉片初產生小的黃色斑點,繼之呈紅褐色,並相合而擴展至整個葉片,導致葉片枯萎而落葉。本蟎一般於乾燥、溫暖之氣候環境下發生較嚴重。被害均在葉片之下表,且先在較老之葉片上發生,葉片被害之後在葉片上表可見有灰白色之斑點,此時翻看葉下表即可見葉蟎之各期個體,並使葉片呈現灰白枯乾狀,葉片邊緣有向下微曲,嚴重者,葉片枯黃易落。

(四)易發生時期:
8、9月間,管理較差的苗圃即可發現。定植初期害蟲密度即漸漸昇高,1~2月間氣溫低時繁殖率較慢,仍維持相當蟲數。2月中旬氣溫明顯回昇之後,害蟎密度急遽上升,造成嚴重為害。五月中旬梅雨季節,本蟎易遭寄生菌寄生死亡,同時遷移至其他作物上存活。

(五)防治方法:
  • 非農藥資材防治:石灰硫磺合劑、苦楝油、窄域油、基徵草蛉。
  • 噴水灌溉提高環境濕度可減少二點葉蟎危害。
  • 2、3月間溫度升高前,摘除受感染老葉,以藥劑徹底防除。
  • 釋放基徵草蛉卵之卵片,抑制蟲口密度。



英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