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pr:class='"loading" + data:blog.mobileClass'>

2012年9月1日 星期六

草莓病害-草莓白粉病(Powdery mildew)

草莓白粉病(Powdery mildew)


(一)病原菌:Sphaerotheca macularisf.sp.fragariae.
(二)病徵:





該病主要危害葉、果實、果梗。發病初期葉面出現薄霜似的白色粉狀物,在適宜條件下迅速擴展到全株,隨著病勢的加重,葉向上捲曲,呈湯匙狀;花蕾、花感病後,花瓣變為紅色,花蕾不能開放;若果實感染此病,果面將覆蓋白色粉狀物,果實停止肥大,著色變差。
(三)易發生環境:
本菌為絕對寄生菌,16~~28度C最適合發芽,低於5度和高於35℃不易發病。在台灣低海地區該病菌無法越夏,但在高海找地﹝1200~2100公尺﹞則一年四季皆發病。平地在11月間氣候轉涼開始發生,2、3月又轉好發期,進入5月間就不見病徵。
育苗期於出苗前噴2~~3次或於定植後開花前噴1~~2次防治葯劑皆可收到良好 之防治效果。平地主要感染源來自夏季高冷地苗圃。
(四)防治方法:
  1、採用抗病品種。
  2、採收後清園,燒毀病葉、殘株。
  3、生長季節及時摘除地面上的老葉及病葉、病果,並集中燒毀
  4、注意通風條件,雨後要及時排水;在肥料的施用上要增施有機肥、磷鉀肥,切忌偏施氮肥。
  5、發病初期,每隔7-10天用藥一次,藥液葉面葉背都要噴到,各種藥劑儘量做到交替使用。。
  6、保護製劑防治:亞磷酸、碳酸氫鉀、小蘇打(稀釋500倍)、枯草桿菌。

加入Facebook『台灣農業百科』粉絲團


英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